易憲容簡介
一、職務/職稱

青島財富管理研究院和青島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院長、教授
新葡亰8883ent檢測網頁學術委員會副主任
二、聯系方式
電話:15092025037
E-mail:yixrong@vip.sina.com
三、教育背景
本科:1982-1986上海華東師范大學
碩士:1986-1989上海華東師范大學
博士:1994-1997中國社會科學院
四、進修及訪學經歷
1997-1999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后
1998年9月:第二屆國際新制度經濟學年會(法國巴黎)
1999年7月:清華大學與臺灣大學講學訪問(臺灣)
1999年9月:第三屆國際新制度經濟學年會(美國華盛頓)
1998-2000年: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合作研究(香港)
2001年7月: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研究(香港)
2002年9-11月: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合作研究(香港)
五、研究方向
中國金融、國際經濟學、制度經濟學、房地產經濟、互聯網金融
六、主講課程
中國金融、現代金融理論前沿
七、主要科研成果
(一)科研項目
《中國資本項目開放對香港之影響》(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),2002
《香港強積金的理論與運作》(中國社會科學院外事局課題),2002
《21世紀中國金融改革》(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分報告),2001
《資本項開放的理論與運作》(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),2001
《養老基金的運作與資本項開放》(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),2001
《家族上市公司的制度分析》(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中心課題),2001
《交易行為與市場制度》(中國社會科學院華夏基金),2000
《國有企業隱性失業的合約分析》(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),2000
《中國金融市場的合約化》(博士后研究課題),1999
(二)學術論文
序號 |
作者 |
題名 |
刊名 |
年 |
期 |
1 |
易憲容 |
房地產去庫存化是一次重大的利益關系調整 |
投資北京 |
2016 |
1 |
2 |
易憲容 |
8·11人民幣“新匯改”的走勢 |
探索與爭鳴 |
2016 |
1 |
3 |
易憲容 |
房地產去庫存化的難點與重點 |
浙江經濟 |
2016 |
3 |
4 |
易憲容;張櫸成 |
人民幣納入SDR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與沖擊——基于一般性的金融理論分析 |
江海學刊 |
2016 |
2 |
5 |
易憲容 |
樓市去庫存并非只是“賣房”那么簡單 |
中國經濟周刊 |
2016 |
2 |
6 |
易憲容 |
經濟新常態下央行貨幣政策應去杠桿 |
新金融 |
2015 |
1 |
7 |
易憲容 |
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理論分析 |
江蘇社會科學 |
2015 |
2 |
8 |
易憲容 |
存款保險制度醞釀20多年為何選擇現在推出 |
中國經濟周刊 |
2015 |
14 |
9 |
易憲容 |
降息對房地產影響不大 |
投資北京 |
2015 |
4 |
10 |
易憲容 |
當前國際市場油價暴跌的成因、影響及應對——基于金融視角的分析 |
江海學刊 |
2015 |
3 |
11 |
易憲容 |
當前中國貨幣政策特征及有效性 |
國家治理 |
2015 |
22 |
12 |
易憲容 |
中國股市如何回歸常態——A股暴漲暴跌的原因及政府救退市之路徑 |
探索與爭鳴 |
2015 |
8 |
13 |
易憲容 |
政府救市影響之我見 |
投資北京 |
2015 |
8 |
14 |
易憲容 |
人民幣主動貶值原因及市場反應 |
投資北京 |
2015 |
9 |
15 |
易憲容 |
人民幣納入SDR大“沖刺” |
新產經 |
2015 |
11 |
16 |
易憲容 |
人民幣納入SDR后是升值還是貶值? |
國際融資 |
2015 |
12 |
17 |
易憲容 |
樓市難提振、銀行利潤萎縮、股市震蕩走強?央行“雙降”揭幕中國金融市場大變局 |
中國經濟周刊 |
2015 |
42 |
18 |
易憲容 |
金融高效服務實體經濟是重點 |
中國金融家 |
2015 |
12 |
19 |
易憲容 |
千萬別低估美國退出QE對我國經濟的沖擊力 |
財經界 |
2014 |
1 |
20 |
易憲容 |
2014年國內房地產市場走勢判斷 |
金融與經濟 |
2014 |
3 |
21 |
易憲容 |
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退出的經濟分析 |
國際金融研究 |
2014 |
1 |
22 |
易憲容 |
人民幣貶值對樓市的影響與沖擊 |
房地產導刊 |
2014 |
4 |
23 |
易憲容 |
中國金融改革的藍圖與路徑——對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理論解讀 |
江海學刊 |
2014 |
1 |
24 |
易憲容 |
美國量寬政策退出的市場不確定性效應 |
財貿經濟 |
2014 |
5 |
25 |
易憲容 |
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態勢與發展 |
投資北京 |
2013 |
1 |
26 |
易憲容 |
“過客”定居可讓中國GDP再翻番——城鎮化的實質是農民的市民化 |
人民論壇 |
2013 |
4 |
27 |
易憲容 |
2013年中國貨幣政策的基本走向 |
金融與經濟 |
2013 |
1 |
28 |
易憲容 |
2013年中國貨幣政策走向 |
財經界 |
2013 |
3 |
29 |
易憲容 |
城鎮化核心是讓農村人口市民化 |
投資北京 |
2013 |
3 |
30 |
易憲容 |
中國影子銀行面臨著巨大系統性風險 |
新產經 |
2013 |
2 |
31 |
易憲容 |
“安倍經濟學”效果及影響的理論分析 |
國際金融研究 |
2013 |
6 |
32 |
易憲容 |
“安倍經濟學”的金融分析 |
金融與經濟 |
2013 |
6 |
33 |
易憲容 |
中國新型城鎮化的核心、實質及路徑 |
金融市場研究 |
2013 |
2 |
34 |
易憲容 |
2012年貨幣政策走勢 |
投資北京 |
2012 |
1 |
35 |
易憲容 |
房地產宏觀調控的糾結與政策走向 |
金融經濟 |
2012 |
1 |
36 |
易憲容 |
論住房市場的內在本質、功能邊界與價格走勢 |
江海學刊 |
2012 |
3 |
37 |
易憲容 |
溫州金改能否遏制民間信貸瘋狂? |
社會觀察 |
2012 |
5 |
38 |
易憲容 |
中國股市改革面臨三大問題 |
中外企業家 |
2012 |
3 |
39 |
易憲容 |
溫州金融改革創新與困境 |
投資北京 |
2012 |
5 |
40 |
易憲容 |
當前金融改革所面臨的幾個理論問題 |
金融與經濟 |
2012 |
4 |
41 |
易憲容 |
央行利率下調對市場的影響 |
投資北京 |
2012 |
7 |
42 |
易憲容 |
QE3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與沖擊 |
投資北京 |
2012 |
10 |
43 |
易憲容 |
中國金融體系的脆弱性 |
香港《21世紀》 |
2012 |
6 |
44 |
易憲容 |
房價拐點到了嗎 |
人民論壇 |
2011 |
7 |
45 |
易憲容 |
大規模建設保障性住房需要面對的困難 |
學習月刊 |
2011 |
7 |
46 |
易憲容 |
房地產泡沫將引爆中國金融體系巨大風險 |
大眾理財顧問 |
2011 |
10 |
47 |
易憲容 |
民間借貸風險的制度分析 |
投資北京 |
2011 |
11 |
48 |
易憲容 |
中國金融改革的困境與難題 |
臺灣《經濟前瞻》 |
2011 |
2 |
49 |
易憲容 |
美國金融監管體系改革中幾個重大理論問題 |
江蘇社會科學 |
2010 |
1 |
50 |
易憲容 |
中國樓市最新動向及2010年走勢 |
西部論叢 |
2010 |
1 |
51 |
易憲容;張晶 |
信貸過度寬松誘導房價飆升 |
新財經 |
2010 |
2 |
52 |
易憲容 |
城鎮化對房地產市場影響究竟有多大 |
商界(評論) |
2010 |
1 |
53 |
易憲容 |
房地產信貸面臨巨大風險 |
滬港經濟 |
2010 |
2 |
54 |
易憲容 |
“國十一條”能否遏制高房價? |
中國經貿 |
2010 |
Z1 |
55 |
易憲容 |
當前中國金融體系的潛在風險分析 |
區域金融研究 |
2010 |
1 |
56 |
易憲容 |
外匯儲備應以市場法則為依歸——從中國減持美國國債談起 |
數據 |
2010 |
3 |
57 |
易憲容 |
影子銀行與公地悲劇 |
中國經濟和信息化 |
2010 |
11 |
58 |
易憲容 |
世界經濟問題根在無限信用擴張——從最近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談起 |
數據 |
2010 |
7 |
59 |
易憲容 |
香港距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尚遠 |
數據 |
2010 |
8 |
60 |
易憲容 |
GDP房價推手 |
新財經 |
2010 |
8 |
61 |
易憲容;施曉紅 |
當前中國房地產信貸風險有多大 |
西部論叢 |
2010 |
9 |
62 |
易憲容;王國剛 |
美國次貸危機的流動性傳導機制的金融分析 |
金融研究 |
2010 |
5 |
63 |
易憲容 |
差別化個人按揭貸款政策理論基礎及經驗分析 |
金融與經濟 |
2010 |
9 |
64 |
易憲容 |
中國房地產信貸風險有多大? |
投資北京 |
2010 |
9 |
65 |
易憲容 |
2010年中國貨幣政策將會有程度收緊 |
臺灣經濟前瞻 |
2010 |
1 |
66 |
易憲容 |
華爾街金融危機的根源與反思 |
金融縱橫 |
2009 |
1 |
67 |
易憲容 |
2009年房地產價格將有大調整 |
社會觀察 |
2009 |
1 |
68 |
易憲容 |
當前國內房地產市場形勢分析與對策 |
理論前沿 |
2009 |
3 |
69 |
易憲容 |
華爾街金融危機的根源與反思 |
領導之友 |
2009 |
1 |
70 |
易憲容 |
擴大內需的根本是引導居民最終消費 |
數據 |
2009 |
3 |
71 |
易憲容 |
當前我國樓市利益主體的博弈分析 |
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|
2009 |
2 |
72 |
易憲容 |
中國需要一個什么樣的房地產市場 |
資本市場 |
2009 |
4 |
73 |
易憲容 |
房地產“新政”的理論基礎及政策效應分析 |
江蘇社會科學 |
2009 |
2 |
74 |
易憲容 |
“影子銀行體系”信貸危機的金融分析 |
江海學刊 |
2009 |
3 |
75 |
易憲容 |
2009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基本態勢 |
經濟研究參考 |
2009 |
30 |
76 |
易憲容 |
中國銀行信貸超高速增長可持續嗎? |
區域金融研究 |
2009 |
8 |
77 |
易憲容 |
住房預售制度:樓市“惡之花” |
西部論叢 |
2009 |
9 |
78 |
易憲容 |
信用擴張的合理界限與房價波動研究 |
財貿經濟 |
2009 |
8 |
79 |
易憲容 |
人民幣國際化還有很長路要走 |
西部論叢 |
2009 |
10 |
80 |
易憲容 |
美國金融危機一周年后的反思 |
數據 |
2009 |
11 |
81 |
易憲容 |
國內商業銀行激勵機制與面臨的困境 |
西部論叢 |
2009 |
11 |
82 |
易憲容 |
房地產政策該到及時調整時候了 |
中國房地信息 |
2009 |
11 |
83 |
易憲容 |
論中國住房公共政策的基本原則與框架 |
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|
2009 |
6 |
84 |
易憲容 |
美國次貸危機的信用擴張過度的金融分析 |
國際金融研究 |
2009 |
12 |
85 |
易憲容 |
中國住房市場的公共政策研究 |
管理世界 |
2009 |
10 |
86 |
易憲容 |
美國金融危機的理論反思 |
香港《21世紀》 |
2009 |
4 |
87 |
易憲容 |
國際貨幣體系重建中國思考及現實性 |
臺灣經濟前瞻 |
2009 |
3 |
88 |
易憲容 |
美國金融監管體系改革幾個重大理論 |
香港信報月刊 |
2009 |
9 |
89 |
易憲容 |
緊縮貨幣政策對2008年中國經濟影響 |
臺灣經濟前瞻 |
2009 |
1 |
90 |
易憲容 |
通貨膨脹威脅中國經濟 |
董事會 |
2008 |
1 |
91 |
易憲容 |
從CPI看通貨膨脹預期的強化 |
滬港經濟 |
2008 |
1 |
92 |
易憲容 |
華爾街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及應對 |
社會觀察 |
2008 |
11 |
93 |
易憲容 |
政府救市房地產是一種短視行為 |
西部論叢 |
2008 |
11 |
94 |
易憲容 |
中國通貨膨脹之原因與特征 |
中國鄉鎮企業 |
2008 |
1 |
95 |
易憲容 |
正確判斷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 |
領導之友 |
2008 |
2 |
96 |
易憲容 |
2008年房地產基本形勢與發展 |
學習月刊 |
2008 |
3 |
97 |
易憲容 |
人民幣升值雙刃劍 |
中國中小企業 |
2008 |
5 |
98 |
易憲容 |
對美國次按危機的深刻反思 |
理論參考 |
2008 |
4 |
99 |
易憲容 |
2008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基本形勢與發展 |
廣東社會科學 |
2008 |
3 |
100 |
易憲容 |
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政治經濟分析 |
江蘇社會科學 |
2008 |
3 |
101 |
易憲容 |
房企資金鏈斷裂套牢銀行 |
西部論叢 |
2008 |
7 |
102 |
施曉紅;易憲容 |
論房地產市場的公共性 |
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|
2008 |
4 |
103 |
易憲容 |
汶川地震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及思考 |
城市住宅 |
2008 |
6 |
104 |
易憲容 |
住房保障與高房價問題的化解之道 |
城市住宅 |
2008 |
3 |
105 |
易憲容 |
房價的博弈 |
中國市場 |
2008 |
33 |
106 |
易憲容 |
房價是房地產博弈的核心 |
光彩 |
2008 |
9 |
107 |
易憲容 |
易憲容:當前房地產形勢與未來發展 |
城市住宅 |
2008 |
10 |
108 |
易憲容 |
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模式之研究 |
香港《21世紀》 |
2008 |
2 |
109 |
易憲容 |
《貨幣戰爭》誤導與流行的社會基礎 |
香港《21世紀》 |
2008 |
4 |
110 |
易憲容 |
汶川地震對中國經濟影響的分析 |
臺灣《經濟前瞻》 |
2008 |
4 |
111 |
易憲容 |
房地產市場走向:從2006年說起 |
中國發展觀察 |
2007 |
1 |
112 |
易憲容 |
外資銀行全面進入對國內銀行業沖擊不大 |
金融經濟 |
2007 |
1 |
113 |
易憲容 |
有效的農村金融體系如何來確立 |
中國發展觀察 |
2007 |
2 |
114 |
易憲容 |
低利率是存款準備金率上調難見成效的癥結 |
金融博覽 |
2007 |
2 |
115 |
易憲容 |
SHIBOR:要成為真正的基準利率并非易事 |
金融博覽 |
2007 |
2 |
116 |
易憲容;黃苑 |
中國房地產預售制度:深層問題與對策建議 |
江海學刊 |
2007 |
2 |
117 |
易憲容 |
也談流動性過剩負向影響與化解 |
金融管理與研究 |
2007 |
5 |
118 |
易憲容;黃苑 |
住房預售制度國際比較研究 |
江蘇社會科學 |
2007 |
3 |
119 |
易憲容 |
中國股市基礎性制度分析 |
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|
2007 |
4 |
120 |
易憲容 |
“次貸危機”對中國房市的啟示 |
人民論壇 |
2007 |
17 |
121 |
易憲容 |
中國經濟過熱早已是不爭的事實——從房價與CPI看中國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 |
西部論叢 |
2007 |
9 |
122 |
易憲容 |
完善住房保障政策體系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 |
城鄉建設 |
2007 |
10 |
123 |
易憲容 |
從美國次級債危機看我國按揭市場風險 |
科學決策 |
2007 |
9 |
124 |
易憲容 |
中國通貨膨脹的原因與特征 |
金融管理與研究 |
2007 |
10 |
125 |
易憲容 |
關于財產性收入的兩個重要背景 |
人民論壇 |
2007 |
23 |
126 |
易憲容 |
淺析CPI指數與房價的關系 |
中國勘察設計 |
2007 |
11 |
127 |
易憲容 |
中國國有銀行改革的制度分析 |
香港《21世紀》 |
2007 |
4 |
128 |
易憲容 |
中國房地產宏觀調控與問題 |
臺灣土地問題研究 |
2007 |
3 |
129 |
易憲容;盧婷 |
論金融市場基礎性制度 |
江蘇社會科學 |
2006 |
1 |
130 |
易憲容; |
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形勢分析 |
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|
2006 |
2 |
131 |
易憲容;盧婷 |
基礎性制度是金融生態的核心 |
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|
2006 |
2 |
132 |
易憲容; |
房地產是投資還是消費 |
金融經濟 |
2006 |
7 |
133 |
易憲容;韓芳 |
利率互換交易:任重道遠 |
西部論叢 |
2006 |
4 |
134 |
易憲容 |
中國保持充足外匯儲備更具正面意義 |
金融博覽 |
2006 |
5 |
135 |
易憲容 |
房地產市場幾個重大問題反思 |
北方經濟 |
2006 |
11 |
136 |
易憲容 |
房地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可持續嗎 |
中國房地產 |
2006 |
7 |
137 |
易憲容 |
重構住房保障體系勢在必行 |
人民論壇 |
2006 |
16 |
138 |
易憲容 |
房地產市場幾個重大理論問題反思 |
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|
2006 |
5 |
139 |
易憲容 |
加息對房地產市場影響深遠 |
中國投資 |
2006 |
10 |
140 |
易憲容 |
觀察房地產企業資金鏈異相 |
上海經濟 |
2006 |
10 |
141 |
易憲容 |
房地產市場仍是宏觀調控重點所在 |
價格理論與實踐 |
2006 |
11 |
142 |
易憲容;袁秀明 |
金融抑制下低利率政策對我國經濟成長負效應分析 |
上海金融學院學報 |
2006 |
6 |
143 |
易憲容;盧婷 |
國內企業海外上市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 |
管理世界 |
2006 |
7 |
144 |
易憲容 |
國內土地出讓金制度如何確立? |
房地產導刊 |
2006 |
Z3 |
145 |
易憲容 |
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形勢分析 |
臺灣經濟前瞻 |
2006 |
2 |
146 |
易憲容 |
我國房地產業的現狀、前景與對策 |
經濟學動態 |
2005 |
7 |
147 |
易憲容 |
多方博弈股權分置改革 |
南風窗 |
2005 |
12 |
148 |
易憲容;肖滔 |
當前銀行個人理財的現狀、問題和出路 |
西部論叢 |
2005 |
5 |
149 |
易憲容 |
房地產多元化融資:中國之發展 |
新金融 |
2005 |
6 |
150 |
易憲容 |
中國房地產市場過熱與風險預警 |
財貿經濟 |
2005 |
5 |
151 |
易憲容 |
規避操作風險是商業銀行改革的核心 |
互聯網周刊 |
2005 |
31 |
152 |
易憲容 |
房地產現狀透析 |
政府法制 |
2005 |
17 |
153 |
易憲容 |
金融市場基礎性制度改革與反思 |
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|
2005 |
2 |
154 |
易憲容 |
預售制度背后的風險鏈條 |
資源與人居環境 |
2005 |
11 |
155 |
易憲容 |
預售制度背后的風險鏈條 |
南風窗 |
2005 |
19 |
156 |
易憲容;黃瑜琴 |
中國機構海外債券融資研究 |
管理世界 |
2005 |
8 |
157 |
易憲容 |
國內銀行業改革的進展與問題 |
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|
2005 |
6 |
158 |
易憲容 |
建行上市僅是國有銀行改革的開始 |
西部論叢 |
2005 |
12 |
159 |
易憲容 |
我國家庭高負債率的現狀與對策 |
中國經貿導刊 |
2005 |
1 |
160 |
易憲容;黃瑜琴 |
金融政治經濟學的新理論 |
江蘇社會科學 |
2005 |
1 |
161 |
易憲容 |
2005年中國股市政策改革的重心與難點 |
中國金融 |
2005 |
2 |
162 |
易憲容 |
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存在與否之爭 |
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|
2005 |
2 |
163 |
易憲容 |
房地產對國內金融業的依賴與影響 |
現代商業銀行 |
2005 |
4 |
164 |
易憲容 |
如何消解房地產泡沫 |
西部論叢 |
2005 |
1 |
165 |
易憲容 |
中國利率調整之迷思 |
臺灣經濟前瞻 |
2005 |
96 |
166 |
易憲容 |
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存在與否之爭 |
臺灣經濟前瞻 |
2005 |
98 |
167 |
易憲容;黃瑜琴;李薇 |
消費信貸、信用約束與經濟增長 |
經濟學動態 |
2004 |
4 |
168 |
易憲容;黃瑜琴;李薇;肖滔 |
香港債券市場發展的分析 |
證券市場導報 |
2004 |
2 |
169 |
易憲容;李薇 |
外資銀行在華業務發展 |
西部論叢 |
2004 |
5 |
170 |
易憲容 |
房地產過熱、投資過熱與銀行加息 |
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|
2004 |
4 |
171 |
易憲容 |
銀行加息對抑制投資過熱的有效性分析 |
財經理論與實踐 |
2004 |
4 |
172 |
易憲容 |
房地產融資多元化方向 |
科學決策 |
2004 |
11 |
173 |
易憲容;張群群 |
中國利率調整之分析 |
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|
2004 |
6 |
174 |
易憲容 |
解讀民間信貸 |
中國中小企業 |
2004 |
12 |
175 |
易憲容 |
利率市場化下的金融生態 |
互聯網周刊 |
2004 |
43 |
176 |
易憲容 |
中國房地產泡沫是不爭的事實 |
學習月刊 |
2004 |
12 |
177 |
易憲容 |
當前的投資過熱與利率調控 |
上海金融 |
2004 |
5 |
178 |
易憲容 |
利率市場化是必由之路——中國利率調整之分析 |
國際貿易 |
2004 |
12 |
179 |
易憲容 |
中國房地產:如何消解泡沫 |
南風窗 |
2004 |
23 |
180 |
易憲容 |
“禽流感”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|
中國衛生產業 |
2004 |
3 |
181 |
易憲容 |
解讀推進資本市場改革九條意見 |
經濟管理 |
2004 |
9 |
182 |
易憲容 |
中國銀行業貸款改善的神話 |
臺灣經濟前瞻 |
2004 |
3 |
183 |
易憲容 |
中國房地產投資過熱與銀行升息 |
臺灣經濟前瞻 |
2004 |
4 |
184 |
易憲容 |
金融政治經濟學的新理論 |
國際經濟評論 |
2003 |
3 |
185 |
易憲容 |
目前國內金融改革熱點問題 |
上海金融 |
2003 |
5 |
186 |
易憲容;黃少軍 |
行為金融理論的前沿發展 |
江蘇社會科學 |
2003 |
6 |
187 |
易憲容 |
香港銀行開辦個人人民幣業務是一項多贏的制度安排 |
中國金融 |
2003 |
23 |
188 |
易憲容 |
理論是灰色的,生活之樹常青——張五常經濟思想研究 |
社會科學戰線 |
2002 |
4 |
189 |
易憲容 |
美國金融業監管制度的演進 |
世界經濟 |
2002 |
7 |
190 |
易憲容 |
獨立董事制度的困難 |
中國企業家 |
2002 |
3 |
191 |
易憲容;黃少軍 |
國際資本市場監管的最新理論 |
證券市場導報 |
2002 |
6 |
192 |
易憲容;黃瑜琴 |
21世紀中國金融業改革 |
經濟研究參考 |
2002 |
62 |
193 |
易憲容 |
家族上市公司的制度分析 |
財貿經濟 |
2002 |
3 |
194 |
易憲容 |
資本帳戶開放理論的演進與發展 |
國際金融研究 |
2002 |
3 |
195 |
易憲容;黃瑜琴;蔣濤 |
觀察人的經濟行為何以可能?——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思想評述 |
國際經濟評論 |
2002 |
6 |
196 |
易憲容 |
中國資本帳開放的條件與順序 |
江蘇社會科學 |
2002 |
5 |
197 |
易憲容 |
行為與實驗經濟學對傳統經濟學的挑戰 |
經濟學動態 |
2002 |
12 |
198 |
易憲容 |
權力運作與經濟繁榮——評奧爾森的《權力與繁榮:超越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專制》 |
國際經濟評論 |
2001 |
Z2 |
199 |
易憲容 |
股份制銀行法人治理結構的困境 |
財經界 |
2001 |
8 |
200 |
易憲容 |
21世紀養老保障制度的發展趨勢 |
香港信報月刊 |
2001 |
3 |
201 |
易憲容 |
政府:國有企業改革難以逾越的障礙 |
江蘇社會科學 |
2000 |
1 |
202 |
易憲容 |
加入WTO和國有銀行體制改革 |
金融研究 |
2000 |
1 |
203 |
易憲容;黃少軍 |
制度演進與經濟貧困——第三屆“國際新制度經濟學會”年會綜述 |
世界經濟 |
2000 |
4 |
204 |
易憲容 |
美元化的內函、問題及展望 |
香港信報月刊 |
2000 |
12 |
205 |
易憲容 |
亞洲經濟復蘇在望嗎? |
財政研究 |
1999 |
5 |
206 |
易憲容 |
國有企業隱性失業的合約分析及治理 |
江蘇社會科學 |
1999 |
2 |
207 |
易憲容;劉小珉 |
“要挾”理論與合約選擇 |
經濟學動態 |
1999 |
4 |
208 |
易憲容 |
中國的住房改革與住房金融發展 |
南方經濟 |
1999 |
1 |
209 |
易憲容 |
新制度經濟學與中國經濟研究 |
社會科學戰線 |
1999 |
6 |
210 |
易憲容 |
國際金融體系的建立、改革與困境 |
香港信報月刊 |
1999 |
12 |
211 |
易憲容 |
國有企業改革與隱性失業問題 |
香港信報月刊 |
1999 |
12 |
212 |
易憲容 |
古典合約理論的演進以及對古典經濟學的影響 |
江蘇社會科學 |
1998 |
2 |
213 |
易憲容 |
現代合約經濟學的發展軌跡 |
南方經濟 |
1998 |
1 |
214 |
易憲容 |
市場交易與合約安排 |
學術研究 |
1998 |
4 |
215 |
易憲容 |
中國商品流通市場合約化的過程 |
學術月刊 |
1998 |
5 |
216 |
易憲容 |
合約、交易與信息 |
南京社會科學 |
1998 |
7 |
217 |
易憲容 |
交易的產生與合約的形成——市場經濟的出現與演進的過程 |
財經問題研究 |
1997 |
7 |
218 |
易憲容 |
從合約和交易的演進看市場經濟的產生 |
社會科學戰線 |
1997 |
6 |
219 |
易憲容 |
合約的安排與合約的選擇──張五常合約理論評介 |
學術研究 |
1997 |
4 |
220 |
易憲容 |
合約、制度與經濟成長(上)──諾斯的合約理論述評 |
遼寧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1997 |
4 |
221 |
易憲容 |
法律經濟學的當前發展與主要論題 |
法制與社會發展 |
1997 |
3 |
222 |
易憲容 |
法經濟學的思想軌跡與當前發展 |
江西社會科學 |
1996 |
7 |
223 |
易憲容 |
法律經濟學及其理論創新 |
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|
1996 |
5 |
224 |
黃韜;易憲容;高占軍;張群群 |
博弈論的發展與創新──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成就介紹 |
財經問題研究 |
1995 |
5 |
225 |
易憲容 |
納什談判理論評述 |
經濟學動態 |
1995 |
9 |
226 |
易憲容 |
現代博弈論與市場競爭 |
求索 |
1995 |
3 |
227 |
黃韜;易憲容 |
豪爾紹尼博弈論述評 |
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|
1995 |
5 |
228 |
易憲容 |
契約不完全性的經濟分析 |
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|
1994 |
1 |
229 |
易憲容 |
動力、代理與激勵 |
齊魯學刊 |
1994 |
1 |
230 |
易憲容 |
意識形態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工具理性 |
求索 |
1993 |
3 |
231 |
易憲容 |
外在性經濟理論之透視 |
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|
1992 |
1 |
232 |
易憲容 |
意識形態的經濟功能 |
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|
1992 |
4 |
233 |
易憲容 |
方東美比較文化哲學探究 |
江西社會科學 |
1992 |
4 |
234 |
易憲容 |
知識與價值融合的嘗試——方東美的哲學論述評 |
社會科學家 |
1991 |
1 |
235 |
易憲容 |
儒家思想與中國現代化 |
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|
1989 |
6 |
236 |
夏國乘;易憲容 |
論人的價值和人生理想 |
社會科學 |
1986 |
11 |
(三)專著
1易憲容著房價博弈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8.9
2易憲容著房地產與金融的博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7.5
3易憲容著非理性的繁榮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.5
4易憲容著繁榮下的理性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.1
5易憲容,黃少軍著現代金融理論前沿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5.1
6易憲容、趙春明主編行為金融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.8
7易憲容著香港強積金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.9
8易憲容著經濟與經濟學的迷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2.4
9易憲容著透視變幻中的金融市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2.4
10易憲容著擴展市場:經濟繁榮的泉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2.4
11易憲容著中國市場的合約分析中國城市出版社 2001.9
12張五常著,易憲容、張衛東譯經濟解釋:張五常經濟論文選商務印書館 2000.11
13張五常著,易憲容譯佃農理論——應用于亞洲的農業和臺灣的土地改革商務印書館 2000.8
14易憲容著金融市場與制度安排經濟科學出版社 1999.10
15易憲容著交易行為與合約選擇經濟科學出版社 1998.6
16易憲容著現代合約經濟導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7.8
八、科研獲獎
1如何穩定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(《要報》第36期),中國社會科學院2004年優秀決策信息對策研究類一等獎
2股權分置改革的海內外影響(專供國辦),中國社會科學院2005年有效決策信息情況報告類一等獎
3我國商業銀行改革引起海內外高度關注(專供國辦),中國社會科學院2005年優秀決策信息情況報告類一等獎
4關于建立金融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的若干建設(《專供信息》),中國社會科學院2003年優秀信息二等獎
5投融資體制改革的難點及其對策建議(《專供信息(國辦)》),中國社會科學院2004年優秀決策信息對策
研究類三等獎